近日,以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為代表的包裝紙行業頭部企業發布了新一輪調價函,進一步推高原紙價格。據不完全統計,自8月份以來,玖龍紙業已經連續進行8輪提價。
這一輪漲價背后,是廢紙等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企帶來的成本壓力。卓創資訊數據顯示,進入9月份以來,廢黃板紙價格已上調至年內高點。
卓創資訊分析師徐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國慶、中秋“雙節”需求陸續釋放,包裝廠訂單略好,受看漲氣氛濃厚影響,廢紙打包站囤貨動作增多,出貨意向較為疲軟,致使紙廠到貨量持續低位,供應緊張推高原料成本。在此背景下,包裝紙企業通過提價轉移成本壓力,保持合理盈利空間。截至9月18日,中國AA級瓦楞紙120g市場均價達2789元/噸,較8月底上漲2.42%,同比上漲7.72%。
目前紙廠漲價計劃頻發,規模紙廠已經發布“雙節”后的漲價計劃。除了漲價,多家紙廠還陸續發布“雙節”期間的停機檢修計劃,時長在3天至10天不等。徐玲表示,“停機+漲價”雙管齊下,意在維持市場漲價氣氛,提升包裝廠對于原紙的采購積極性。目前紙廠庫存整體壓力不大,生產積極性也有所提升,開工負荷率仍處于高位,成本支撐與供給調控正共同推動紙價上行。
在此背景下,產業鏈中游的紙板廠和包裝廠也在跟漲,如浙江、湖南、廣西、湖北等多地傳來大量紙板漲價函,漲幅普遍為3%到4%。
然而,漲價是否意味著行業真正回暖?今年包裝紙行業的“金九銀十”成色如何?
從需求端來看,盡管“雙節”前夕訂單略有回升,包裝廠備貨情緒有所增強,但整體恢復力度仍不及預期。卓創資訊分析師李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包裝紙行業仍面臨諸多壓力,現階段的漲價更多是成本推動而非需求拉動。
李莉認為,“反內卷”有望成為包裝紙行業供需再平衡的重要支撐點。
自2012年以來,國內包裝紙行業的產能整體呈現正增長趨勢,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使得供應端增速快于需求端增長速度,導致供需失衡矛盾凸顯。同時,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低價競爭成為常態。尤其在低端瓦楞紙和再生箱板紙市場,技術門檻低、產能分散,行業集中度不高,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承壓。
李莉認為,包裝紙行業“反內卷”不僅是價格層面的回調,更是行業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的必經之路。
談及行業如何有效“反內卷”?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洪信日前公開表示,造紙行業要跳出“內卷式”競爭態勢,關鍵在于持續聚焦客戶需求,推動原料、工藝、產品“三個差異化”的創新與提升,通過研發真正契合市場和客戶細分需求的產品,以“品價比”理念贏得主動。
政策層面正在積極推動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2025年5月1日起,《制漿造紙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新國標正式實施,進一步收緊能耗要求,倒逼企業技術升級和能效提升。然而,由于中小紙廠設備更新能力有限,行業整體產能優化仍需時間。
李莉表示,產能出清是一個需要較長時間的漸進過程,包裝紙行業結構調整需要在市場機制下逐步完成。未來一段時期內,行業將主要通過價格波動、優勝劣汰等方式實現供需平衡。隨著“反內卷”政策的持續推進,2026年包裝紙行業有望迎來供需再平衡的重要轉折點,包裝紙價格將逐步走向正軌。